品茗香,怡自得|藏于“東朔”之中的茗怡茶舍
來源:東朔傳媒發布時間:2018-08-22
清茶以待靜者,淡茶以待明者。
濃茶以待強者,好茶以待善者。
在上海,雖然聚會的地方多如牛毛,但是一到周末假日,無論是咖啡店還是餐廳,都是人頭涌動,吵吵鬧鬧。明明坐在同一桌和別人聊天,卻不得不扯著嗓門說話,讓人完全失去了興致!
更讓人尷尬的是,無論閨密朋友見面敘舊還是與合作伙伴商業會談,都能讓旁邊座位的人聽得一清二楚,毫無隱私可言,有時可能還會經常面對陌生人探究的眼神。
有哪些地方適合聊天談事私密性又很好呢?今天,朔小二介紹的是「偷得浮生半日閑」的茶舍。
品茶看似“老套”玩意,但80后的蔡銀于寧匯廣場大寧·東朔空間開設的茗怡茶舍,卻成功吸引了園區不少年輕人,甚至很多人慕名而來。
這是一家中式古典與禪意并存的茶舍....
東方古典的靜謐安逸,融入簡約不失厚重的現代元素,在這樣的空間環境下,茶室摒棄雍容繁復的裝飾,只剩禪意的風骨和博大的東方空間智慧...
精致與細膩、素樸與雅致,傳統與現代在這里完美結合,并體現在了每一個細節之處。屋內隨處可見的茶具更是讓人想探個究竟,與花束交相輝映的青瓷茶具很有春天的氣息。
茗怡茶舍創辦人蔡銀,在談及最初創辦的想法時,他說,秉著以弘揚中國傳統茶文化,致力于一種全新的茶文化展現初衷,讓茶真正成為國人的生活方式,跳脫于以往的棋牌茶室,告別環境的沉悶壓抑,茗怡茶舍賣的不是茶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品茗香,怡自得,這也是茗怡茶舍名字的由來!
快節奏生活讓身處于城市中的我們有些許疲累,但我們的內心始終有一種“終南山”心態。每個人都在尋找可以讓自己片刻安寧的秘境,而當你走進茗怡茶舍茗茶時,你卻能感受到迎面而來的“暫隱”之感。
內部的裝飾和裝修也足見創辦人蔡銀對茶的理解和參悟,伴著焚香古琴聲,再看著茶藝師行云流水般的動作,喝著清香撲鼻的茶水,與朋友一起談古論今,不得不說是一種愜意的享受。
榻榻米的小隔間,柔軟的圓墊,大大的懶人沙發配上一壺香茗(或普洱、或純手工小青柑、或陳年桔普王)、幾碟小食、兩三好書,就足以在這消磨半夏時光,屋外烈日炎炎,舍內清涼悠悠,一曲輕音樂做背景,或發呆或閑談,恍惚間逃離了城市的繁忙回歸到了田園狀態。
店里有不同大小的房間,可以滿足不同人數的需求,每間房的茶具都精致獨特,茶的種類繁多,這里不定期開展茶藝、古琴、香道、插花、金融理財講座,并承辦各類團隊聚會和沙龍活動。
如果你想習茶,卻苦于自己毫無了解;如果你想懂茶,卻嘆于自己一知半解;如果你想回歸生活本質,卻哀于自己找不到出口;如果你想商業會談、聚會,卻得于自己一成不變,那茗怡茶舍,便是你不二的去處!
若你有以上任何需求
撥電話:136—1166—9677
先打個招呼
然后你再去這個地方
靜安區靈石路718號大寧·東朔空間A7棟7115室
若你想與茗怡茶舍做鄰居
請聯系身邊的東朔顧問
標簽: